打开
新闻中心 | 专题信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桂林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摘要)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115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桂林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摘要)

(2025年4月9日在政协第六届桂林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郑 毅

  一、提案工作总体情况

  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政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运用提案履职尽责,共提出提案315件,经审查立案260件(其中含并案2件),转信26件,撤案29件,立案率82.5%。立案提案中,委员提案156件,集体提案104件(含并案2件)。立案提案提交89个承办单位认真办理,全部办复。委员所提问题和建议已经解决或采纳的166件,占64%;列入计划拟解决或采纳的71件,占28%;因客观条件限制或法律、法规原因无法解决的21件,占8%。提案办复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8.5%。

  (一)聚焦中心大局,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聚智赋能。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桂林擘画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委员们围绕有关漓江保护、文旅融合、红色旅游、绿色发展等生态建设建言献策,提交相关提案50多件,助推《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规划》实施一周年取得成效。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认真办理《关于加强跟踪监督确保漓江流域水生态修复成效持续提升的建议》《关于加强漓江全域水体治理的建议》等提案,加强部门联动,逐步建立完备的保护漓江地方法规体系,形成长效监管机制,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市委宣传部认真办理《关于提升“湘江战役”游学课程,助力桂林红色文旅发展的建议》,大力推动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完成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烈士纪念设施86个项目,推出9条红色旅游研学精品线路,组织宣讲团开展红色宣讲活动600多场次,提升红色文化和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传播力。

  (二)聚焦改革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桂林凝聚共识。围绕我市工业振兴、现代化产业、高能级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经济建设方面,委员们提出相关提案80余件,通过提案办理助推改革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等部门重视办理扶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布局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数字赋能新能源与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打造桂林光通信产业聚集区等提案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产业扶持,促进有关专项工作方案出台实施,提升桂林工业和城市化核心竞争力。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认真办理落实《关于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改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建议》,深化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建设,试点推行“前端代办”+“后台快办”,推进“跨省通办”和“全链通办”,政务服务不断提升。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积极采纳优化桂林农食产品进出口营商环境措施、大力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统筹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等提案建议,打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攻坚战,加快粮食烘干及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8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7个,有力推动现代农业开放合作发展。

  (三)聚焦民主法治,为建设平安桂林广集众智。围绕加强依法行政、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安全防范等法制建设方面,委员们提出提案30余件,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出实招。加强旅游业经营主体失信行为治理、提升我市旅游纠纷处置效率、建立桂林旅游失信“黑名单”曝光制度等提案建议得到有效办理,旅游、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成立旅游市场综合秩序整合专班,加强旅游投诉监督和失信行为曝光,推动出台《桂林市旅游市场秩序条例》(草案),进一步健全了我市旅游市场诚信管理体系机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采纳落实“加快恢复和提升入境旅游市场”提案建议,与国航开展“引欧回桂”合作计划,积极将欧洲游客引入桂林,为桂林带来欧洲游客超过10000人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推动入境旅游支付服务便利化等工作。市司法局重视办理《关于在我市全面推行“柔性执法”的建议》,制定出台《桂林市涉企行政执法备案管理办法》《桂林市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管理办法》,倡导各行政执法领域全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方式,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市公安局、市法院、市市场监管局采纳落实“强化我市老年人群体养老反诈机制”、“加强诉源治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加强我市企业商标权保护意识”等提案,出台系列举措并列入专项工作推进落实。

  (四)聚焦民生实事,为建设和谐桂林献计出力。围绕医疗、教育、就业、康养、公共服务等社会建设方面,委员们提出相关提案80余件,推动民之关切问题得到解决。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真办理《关于推进我市村医“乡聘村用”改革的建议》,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推动5个县(区)率先实施村医“乡聘村用”。完善桂林医养服务国际收费及服务标准的提案建议,已经吸纳到正在编制的《桂林市打造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建设规划》。针对“推动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市教育局相继推出《桂林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桂林市“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促进普通高中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灌平高速公路建设、解决老城区物业纠纷案件、解决充电桩进小区难题等提案建议,市交通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认真办理落实。

  二、提案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紧扣中心大局,高站位谋划,以重点提案助力桂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提案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对接,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主席班子把打磨全国、全区政协重点提案作为政协履行职能和服务发展大局的有力抓手,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列为重中之重工作来谋划推进。聚焦桂林橡胶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召集发改、工信、科技等10多个部门,联合中国化工集团曙光院、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公司、国家橡胶及橡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西)等1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邀请相关专家、教授,组织5次专题调研,历时大半年打磨《关于建设中国—东盟橡胶产业合作区的提案》,最终成功跻身全国政协重点提案。这是三年内市政协培育的第二件全国政协重点提案,通过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协商督办,支持桂林橡胶产业获得国家发改委的重视和政策扶持。在2024年度全区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桂林市政协作《发挥重点提案引领示范作用,助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典型发言,自治区政协孙大伟主席称赞并肯定桂林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主动争取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的经验做法。

  (二)依托“三大抓手”,推动提案“言值”不断提升。把提高提案质量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在“说得准”上下功夫。一是抓党派集体提案培育。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集体提案工作的意见》,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对接联动,组织视察调研、政情通报、委员小组活动,通过集体提案培训、提案选题研讨、提案调研等方式,共同培育高质量集体提案。2024年集体提案比上年增多,占比为40%,总体上提质增量。二是抓骨干队伍建设。建立提案骨干人员数据库,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加强业务培育。“线上”充分利用政协公众号、委员微信群、桂林图书馆提案数字分馆等平台,加强提案学习交流。“线下”开展多次提案培训、提案调研、走访座谈等活动,引导骨干委员精准建言。三是抓“三审制度”。实行提案小组成员初审、提案委主任委员二审、提案委全体会议终审的“三审制度”,严格审查立案标准。倡导清单式提出意见建议和务实管用的对策措施,确保立案质量有新提高。

  (三)深化“四项协商”,推动提案办理实效不断增强。把深化提案办理协商作为关键环节紧抓不放,在“办得好”上下功夫。一是聚焦重点提案深入开展协商督办。认真落实《重点提案遴选和督办办法》,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精心遴选重点提案20件重点督办,以签阅批示、协商座谈、调研视察等方式强化督办,开展调研考察、协商座谈20余次,提高协商层次,突出办理实效。《关于加强桂林学院和桂林市双向赋能共同发展的提案》得到分管市领导的重视,列为重点提案重点督办。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到桂林学院现场办公,签订《支持桂林学院发展共同推进桂林教育高质量发展备忘录》,帮助桂林学院解决人才留桂创业和科教项目落地等难题。二是聚焦“提案大户”深入开展集中协商督办。5月份组织督办组召开督办协商会3场,集中督办承办大户7家,集中督办提案数量占提案总数的55%,促进提案建议落地。三是聚焦热点民生提案深入开展监督性协商督办。遴选10件关注度高的民生“微提案”,列入监督性提案清单进行督办。拆除象山景区2号门出口人行通道绿化带、铺设安新南路路灯、破解基层产儿科运行困境等民生提案建议,经过持续跟踪督办,以实实在在的办理成果提升了民生福祉。四是聚焦委员关注提案深入开展“回头看”协商督办。组织督办组先后到阳朔、恭城、龙胜等县区开展专题调研,对委员持续关注的“将相公山列入‘桂林经典’重点培育项目”、“打造桂林鸡血玉高端伴手礼”、“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提案,通过“回头看”督办,助推提案建议得到落地见效。

  (四)搭建“四个平台”,推动提案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把强化提案工作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在“服务好”上下功夫。一是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建立协商成果与各职能部门决策转化衔接机制。认真落实《桂林市政协重要提案建议落实反馈办法》,建立重点提案续办落实项目库,持续跟踪重点提案采纳落实。利用市委《督查报告》、市委办重点批示《督查专报》、市委巡察办提案办理监督报告、市政府定期向政协常委报告提案办理制度、市政府部门专题报告重点提案办理制度等渠道,有力促进办理成果转化。围绕桂林鸡血玉产业发展主题开展提案办理协商,组织提案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5次,列出协商建议拟转化成果清单,涉及13家单位、26条建议。市政府、市政协联合召开专题会议,重点抓好鸡血玉矿场的规划、开采、税源、管理四个环节,大力支持鸡血玉协会发挥行业积极作用,加快推进我市鸡血玉产业发展。二是搭建信息数字平台。逐步实现提案工作全流程无纸化信息化管理,不断优化网上提案管理系统,在网上为委员提供可公开的年度提案内容及答复函,提供选题参考等内容。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提案分析,优化提案查询APP、网上双向评议模块等,促进信息技术与提案工作相融合。三是搭建宣传公开平台。利用《人民政协报》、《广西政协报》、桂林融媒体和桂林政协公众号平台,全年刊发70余件次。与桂林电视台联办《提案公开》专题节目5期,讲好“提案故事”。四是搭建激励示范平台。认真落实《桂林市政协委员提案履职工作制度》,积极开展评选表扬工作,表扬28件优秀提案、10家提案先进承办单位、20个提案办理先进个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2025年提案工作思路

  (一)在广泛凝聚共识中推进提案工作。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谋划和推进提案工作。按照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的工作部署,紧扣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奋进年发展的目标任务,综合利用提案平台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各界共识,通过提案为改革发展谋实招献良策,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二)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桂林篇章中推进提案工作。锚定市委、市政府年度发展目标任务,聚焦科创赋能、文旅焕新、项目建设、县域经济等中心工作建言献策,不断培育高质量提案。精心遴选重点提案,通过重点提案办理助力桂林发展。加大集体提案培育力度,增加界别提案、监督性提案的比例,发挥提案监督的实效,助推市委、市政府各项改革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三)在持续提高办理质效中推进提案工作。采取重点督办、专项督办、跟踪督办等方式,加大督办力度,扩大督办面。通过“提案+专题调研”、“提案+专题协商”、“提案+回头看”等方式,做实做细提案督办,推动提案办理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实现提案效能最大化。

  (四)在积极健全制度机制中推进提案工作。通过完善提案交办工作机制、改进提案办理双向评议工作、推广提案宣传和评先激励机制等方式,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联系,加强与县区政协的联动履职,加强提案工作全过程的科学化管理。加强提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继续运用好桂林电视台《提案之声》栏目和桂林政协微信公众号两个平台,营造良好的提案工作氛围。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
数据加载中...
返回顶部
取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