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与桂林市人民政府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报告(2024年)》和《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2024年)》。2024年漓江指数为86.82,比2023年上升0.27,漓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感恩奋进,坚决把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当好“二郎神”,系统构建起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新格局。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提升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坚持织密制度体系,涉及“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的地方性法规增加到10部,筑牢环境安全防线;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入选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谱写漓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漓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生态质量、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友好和环境安全四个方面。其中,生态质量方面,城市建成区公园绿地可达指数从61.68升至62.27;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漓江流域有新分布记录。 环境质量方面,漓江综合水质指数下降(备注:越小越好),流域地表水水质改善;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从25%升至40%;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从25微克/立方米降至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生态环境友好方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49.11%提升至50.23%,上升1.12个百分点;自然岸线恢复与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环境安全方面,连续4年未发生较大等级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总体上升;农用地安全利用率由92.14%提升至96.92%,上升4.78个百分点。
2024年,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明显成效,在生态修复、水质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方面成绩突出。但对照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总体要求,仍有所差距和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犹存,支流水质仍需进一步治理提升并力争年内实现所有漓江支流返清,绿色低碳发展仍任重道远。
下一步,桂林市将牢记嘱托,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全方位守护好漓江,持续擦亮“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按照《美丽广西建设实施方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全力推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实施,确保漓江的灵秀胜景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