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
蛇类的活动进入活跃期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
近期
北海、钦州、防城港等近海城市
蛇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消防人员处理蛇患。防城港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蛇伤患者有所增加
日前,北海市民卢先生晚饭后穿着拖鞋在马路上散步,突然脚部传来一阵剧痛,他下意识地跳出几米开外,扭头一看,身边的绿化树丛正不停地晃动,他的脚踝出现了针孔式的伤口。
“被蛇咬了!”卢先生立即赶往医院就诊。医生在为他清理伤口时,发现一颗长度约0.5厘米的蛇类毒牙残留在伤口里。结合卢先生的临床表现,医生判断他的伤口为蛇伤,“行凶”蛇类为竹叶青。经注射抗蛇毒血清和对症治疗,卢先生目前已无大碍。

▲医生从卢先生伤口内取出的毒蛇断牙。北海市人民医院供图
无独有偶,上月底,防城港市防城区的谢女士在菜地摘豆角时,不幸被一条盘缠在豆秧上的竹叶青咬伤。谢女士家人将她送往当地医院治疗,目前已痊愈。
除了野外,很多蛇类也会闯进民居或工厂。5月15日上午,防城港市防城区一间工厂里,一名员工在整理车间角落的废弃编织袋时,突然窜出一条眼镜蛇,向他发起攻击。所幸这名员工反应迅速,没被毒蛇所伤。接到报警求助后,消防员成功将这条眼镜蛇抓获。

▲消防人员处置窜入居民区的蛇类。防城港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近期,医院收治的蛇伤患者有所增加。据统计,今年1月至今,北海市人民医院共接诊25例蛇伤患者,其中4月1日至5月13日接诊的蛇伤患者就多达18例,致伤最多的蛇类为竹叶青,共有17例;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接诊蛇咬伤患者10例,其中被竹叶青咬伤患者3例。

▲就诊患者提供的伤人竹叶青图片。北海市人民医院供图
被蛇咬伤了怎么办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作为该市唯一的蛇伤救治中心,承担着防城港所有蛇伤患者的救治工作。该院急诊科主任黄忠绍介绍,他们在接诊中发现,部分群众对于被毒蛇咬伤后的应急处理存在误区,有的群众在对蛇毒种类未明确的情况下贸然切开伤口,这样除了容易造成感染,还可能引发出血风险;有的群众情急之下用嘴直接对着伤口吮吸毒液,如果吮吸者口腔有破损,反而更容易导致中毒。

▲毒蛇咬伤后留下的伤口。防城港市中医医院供图
黄忠绍提醒,在施救蛇伤患者时,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方法。患者被蛇咬伤后,应立即在伤口近心端(离伤口5厘米处)进行绑扎,挤压伤口排毒,减少毒素吸收;同时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尽快送医;到达医院后,立即冲洗伤口,清除伤口表面毒液及污物,使用抗蛇毒血清等进行治疗。

▲消防人员正在处理蛇患。防城港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如何预防被蛇咬伤
钦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吴丽丽提醒,蛇类喜欢生活在杂草和灌木比较丰富的地方,若未受到惊扰,蛇类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群众生活区要定期清理杂草和喷洒硫磺粉等驱蛇药品。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进入杂草区或者灌木丰富的地带。
为何竹叶青伤人比例偏高?吴丽丽分析认为,竹叶青属于树栖蛇类,全身青色,与栖息的树木叶子颜色接近,不易被人察觉。当有人无意中接近或触碰到竹叶青栖息处时,它们受到惊扰或感觉到威胁,便会攻击人类。建议大家进入山林不要随意倚靠林木,提高警惕,并做好防护。

▲竹叶青图片。防城港市中医医院供图
防城港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员黄明发介绍,蛇类在5月至11月,尤其是闷热天气、雨后初晴或久雨骤晴时最为活跃,群众居家应及时关闭门窗、开窗通风时关好纱窗,在户外活动时可用木棍探路,穿长袖衣裤做好防护。若遇到蛇类,大家务必保持镇定,切勿擅自捕捉或攻击,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拨打119报警,并说明蛇类位置和特征。
来源丨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周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