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恭城乐湾村有个神秘“大屋”

2015-11-03 11:24:01  来源:桂林晚报、掌上恭城、桂林生活网

恭城乐湾村有个“大屋”,能住上200号人,还有一大片古樟林,其久远的历史给乐湾村附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路程不长,恰逢周末假期都让人忍不住想去看一看。

 
“大屋”


来到乐湾村,一座城堡式的“大屋”出现在我的面前。乐湾村全村700多户人,其中从福建漳州来的陈姓客家人有2000多人口,占全村人口的70%左右,而大屋屯因为实为陈家人建的“土围子”,也就是福建永定、漳州一带的“土楼”,陈家“大屋”因而得名。


这个“大屋”就是精装版的福建正方形“土楼”,但又与福建“土楼”有区别,带有岭南的园林气息。

 

陈家大屋的真正名字叫“显巍公祠”,周围的外墙高8米多,内宽44米,占地2244平方米。内里有三堂屋二天井四十八间房。从外围看,雄伟的大屋背靠险峻的老虎山,东南和北面有如护城河一样的几个水塘环绕。这座大屋从道光初年备料动工,到道光中期竣工,用了整整19年。


大屋的构造精巧,式样大方,而且土墙厚度大,可以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古樟林


到乐湾村玩,就一定要去看古樟树林。古樟林里弯弯的小路曲径通幽,草木旺盛,粗壮挺拔的树杆直指苍穹,青苍碧绿的枝叶遮天蔽日,潺潺的茶江绕着樟林而过,像这样人工种植的连片古树林还真不多见。

 

据记载,清嘉庆22年(公元1817年),洪水洗劫了乐湾村,村庄内外成了一片汪洋,大水退后良田被毁,于是族人开会,决定在村前沿河一带种植树木竹子,营造护河保村的林带。直到光绪中期,从村头到村尾,200多米宽、3公里长的林带才初具规模。以后不断的扩种,终于形成了一条防洪护村、又可作风景观赏的护河林带。

 

值得一提的是,道光年间乐湾村的一位进士带头植树并制定了严格的护林公约,不准进林拾柴伐木砍竹。至今人们仍然默默遵守着这一公约,樟树林赖此得以长存至今。如今入秋,樟树的落叶又是一道亮丽的色彩。

 
打油茶


恭城打油茶,原始正宗的口味,去乐湾村一定要尝一尝。可以眼看着淳朴的老乡把油茶一锅一锅煮下来,感觉味道已没有先前的浓烈,这正应验了油茶的“一杯苦、二杯呷(涩)、三杯四背好油茶”之说。近期是柿子的季节,喜欢的朋友可以带上一打正宗的柿饼回去。

 
交通攻略

桂林市恭城镇乐湾村距离恭城汽车总站仅4公里。距离贵广高铁恭城站11公里,从桂林下来坐普通班大巴在恭城化育村下,路边有个指示牌指向乐湾村(或者告诉司机在化育村去乐湾的路口下,司机知道的),沿着路一直走不远就到了。或者从县城打的摩的,预计10元左右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