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桂林—— 一座清城与一位大师的山水佳缘

2016-07-20 09:52:24  来源: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

曾经,有一个“百万富翁”在七星岩洞里一箱箱地检阅着他的心血佳作,给桂林留下了绘画艺术的灵魂瑰宝。这缘分是上天的安排,人类的福祉。本期心灵旅图,徐悲鸿诞辰之际,我们一起追随其脚步,纵览山水画卷,缅怀大师。


图/清明谷雨


情寄绿山水,画藏七星岩

徐悲鸿(1895-1953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曾六次到过桂林,每一次邂逅都让他极其难忘。他在《南游杂感》中写道:“世间有一桃源,其甲天下山水,桂林之阳朔乎!江水盈盈之,照人如镜,萦回缭绕,平流细泻,有同吐丝。山光荡漾,明媚如画,真乃人间仙镜也!”



《十月桂林》 朱子浩


徐悲鸿以“奔马”画作闻名,人如其画,性子耿直刚烈一如笔下奔马。“九一八”事变,徐悲鸿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深感愤慨,加之当时的他与蒋碧微的夫妻关系僵化,国难家难给他带来了双重煎熬。后来,徐悲鸿应好友之约来到桂林,受到了政府的优待,心里对这座山水之乡倍有好感。 徐悲鸿青年时代曾经到海外留学,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一生的足迹几乎遍天下,但他来到桂林后却发出由衷的感叹:“土耳其旧京伊斯坦布尔信美矣,山逊其奇;雅典有安克罗波高岗,去水太远;特来斯屯美矣,而与山水若不相关;佛罗伦萨美矣,安尔那焉有漓水之清?......真为桂林所笑也。”(摘自《徐悲鸿文集》)



图/千图网


漓江之水的美深深淌进了徐悲鸿的内心。刚好,广西当局聘请他当省政府顾问兼广西省美术协会名誉会长。徐悲鸿决定留下,便在漓江边上购置了一间位于阳朔县城的小屋,自称“阳朔天民”,时而对着漓江美景吟诗作画,时而又投入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各种美术和救亡活动,留下许多佳话。



徐悲鸿故居位于阳朔县前街。这所房屋为砖木结构,三进堂小屋,院内有一高大玉兰树,花香四溢,仿佛在诉说着故居主人的前尘往事。



故居内设有陈列馆,主要展示了徐悲鸿在此生活的实情实景,同时又有反映徐悲鸿一生经历的图片等等。如今,这座简朴又散发着浓浓艺术家气息的故居已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悲鸿的塑像安放在故居的院落里,安享着阳朔小县城的清净之美。



阳朔山水深得徐悲鸿之心,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着举世无双的青山绿水,更因为这里“山多有洞,无洞不奇”。其中,桂林七星岩既承载着自然的造物智慧,也承载着徐悲鸿对绘画艺术所倾注的心血。



《漓江春雨》 徐悲鸿


当一位杰出的画家遇上一座秀丽之城,便是上天绝妙的安排。桂林给徐悲鸿带来的不仅是美景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抚慰。他回馈给桂林的则是传神的山水画作,美术教育界的明灯指引。期间,他创作了《雪景》《柳鹊》《牧童和牛》《漓江春雨》和《青厄渡》等名画。



《牧童和牛》徐悲鸿


战乱纷争的年代,如何才能安然保存画作?徐悲鸿考虑到,七星岩是桂林的胜景,也是最牢固的天然防空洞。在政府的支持下,他把书画装在四十多只大木箱里,存放于七星岩洞。后来,这些画作多数被带回重庆,由于时局混乱,七箱画作流散,至今下落不明。




千里姻缘桂林牵

徐悲鸿在桂林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廖静文,收获了一份可贵的千里姻缘。当时廖静文在重庆念书,梦想考入大学从事化学研究,最后却阴差阳错地来到桂林“抗战文艺演出团”并找了份唱歌的工作。恰逢徐悲鸿招考桂林图书管理员,廖静文参加了考试并以优秀文笔被录取,两人在工作中暗生情愫。 时年,他已过不惑,而她未满二十,两人之间隔着一条鸿沟。最终,廖静文勉强征得了家人的同意,与徐悲鸿结下一段姻缘,终其一生为悲鸿打理画卷,照顾起居生活。于徐悲鸿而言,她既是识“马”之伯乐,也是心灵之伴侣。

徐悲鸿与妻儿


“他如同一个百万富翁,一页一页,一件一件,一箱一箱地检阅着他的精神财富——这些人类智慧的珍贵遗产。”廖静文在回忆录《徐悲鸿的一生》中写到。作为悲鸿信任之人,廖静文替丈夫掌管着七星岩洞里大大小小的画卷,每次检查画卷是否潮湿、是否被虫蛀,她都要挪动沉重的木箱,拂去灰尘,撬开生锈的铁皮锁,一丝不苟。 有人说徐悲鸿一生为画而生,也有人说廖静文一生为徐悲鸿而活,辗转奔波,不离不弃。如此山水佳缘,得之也算是三生之幸了。


一片山水,一座清城,一份奇缘,一段千古佳话。身处异乡仍自得其乐,悲鸿用绝妙的桂林山水画向世人袒露着心声:此生愿作桂林人,不羡鸳鸯不羡仙......大师诞辰,惟愿其远在天堂亦能继挥毫洒墨之兴趣,奔马永不停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