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泥潭里,高山金菊盛开的地方

2016-08-19 17:21:59  来源:桂林摄影

小时候,父亲常用“现铁不打,却炼铜”和“身边鱼仔远客钓”这两句俗语教育我,做事情,不要舍近求远。认真想一想,游山玩水也是同理,为了追求心中的美丽风景,我们不要把目光盯着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其实,家乡故土也有许多熟悉的美景。

我老家全州县才湾镇新村村委有一座高高的山,名叫四排山,山顶有一遍连绵不断的草地,俗称泥潭里。近日,老家一位亲戚电话告诉我,泥潭里的金菊花开了。6月18日,我与朋友一行三人(6月24日第二次碰上湖南近20位驴友)便赶往泥潭里赏菊和摄影。

泥潭里,故名思意,就是一个长着野草、布满沼泽的地方。其实不然,它是一个山势平缓、峰峦相连、溪流交错,一眼望不到边的高山草地。上世纪80年代初,村民们把这里开辟成了牧场。于是,飞禽走兽的乐园,被成群的牛羊打破了宁静。时光荏苒,20多年过去,山村里农机取代了沿袭几千年的牛耕农作方式,山上放养的牛羊少了,草又绿了花又开了,还时常可听得到爬山观景的游客和驴友们的笑声。

我们沿着老家屋后的林荫小路,经过3个半小时的连续攀登,正午时分来到了高山金菊盛开的地方。

高山金菊,是我给它起的名字。其实我并不知道它真名叫什么。在山上放牧的李哥告诉我们,金菊本名叫荷包菊,耐寒,系菊花科草本植物。荷包菊对水土要求不高,一般喜生土壤相对松软的地方。其叶片酷似心形小巧的荷包,山民便以此为它命名。荷包菊是草非草,水土肥沃的地方株高可达1米,茎上长叶,茎干顶上衍生束状花枝,枝头开花。花形呈球状,花朵虽然很细小,甚至可称得上是花粒,但一粒一粒汇聚在一起,花色却相当耀眼,沐浴在阳光里熠熠生辉。

放牧的李哥还热情地介绍说,山上荷包菊长得壮观的地方共有四处:一汊、二汊、铺里和四汊,各有各的美丽,观赏面积达数百亩。

我们最先来到位于一汊源头(指第一条溪流的源头)的花地,面积约50亩左右。这里的荷包菊生长在两山相连的缓坡上和低洼之地,非常茂盛。远观,若不是事先知道,你定会将盛开的金菊误为油菜花。你看,雨后的蓝天下、阳光里,一棵棵金菊你挨着我,我依偎着你,无数小手臂精神抖擞地高擎起一束束金灿灿的花朵,艳丽极了,非常赏心悦目。走近花丛,仿佛有一种淡淡的清香伴着高山的微风拂面袭来,且香气绕袖;穿行在花丛中,你不会不肃然起敬,步履小心翼翼,生怕踩踏到那衬托在花下的金菊叶片。

离开一汊源,绕过二汊源来到铺里,这里简进是花海。小径旁,原来牛群歇息过的草地上,金菊长得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在离路稍远点的地方,荷包菊就生长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们爬上一个小高坡,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宽阔的平缓之地,只见婷婷岸然的菊花,随着山岭的起伏无拘无束地、铺天盖地地生长着。身临其境,也许你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繁花似景!立定花间,静静地极目四望,菊花由高到低、层层叠叠;由近及远,花色由深到浅。蓝天、远山、浮云相互映衬,简直让你分不清眼前的是景还是画。

在长满荷包菊的花丛中,还长有许多参差不齐的高山杜鹃树,这些身着深绿色外衣的杜鹃树,俨然是荷包菊的守护神一般,这里一棵,那里一株,恰到好处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它们都是自然生长而成,并非人为种植。每年仲夏时节,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杜鹃树,就会开出色彩各异的花朵,不但有红、白,还有淡蓝色和淡紫色的,那又是一幅十分壮丽的画卷。

我们来到四汊源,这里又是另一番美景。只见在花海的边沿之处西北角山脊上静卧着一块巨大的石头,远远看去就像一头出水的巨鲸。这是一头母鲸,背上还驮着一头乳鲸。传说,鲸鱼母子本是东海龙王的宠物,几千年前因为贪恋这山上的美景,从东海一跃出水飞来于此,结果被山里的仙道点化成了石头,年年斯守在这里,陪伴它的只有山上岁岁开不败的鲜花和野草,而“鲸鱼母子”也成了花地美丽点缀。李哥说,来到山上的游客,都要好奇地跟鲸鱼母子合个影。

当晚,我们在山上草地里宿营。我们围着篝火,吃着香辣可口的炒鸭肉,举头向天,一轮皓月悬在头顶,宛若白昼。正对面山脊上的古树如剪影般地静静地伫立着,偶尔一阵山风吹过,发出飒飒的声音,泥潭里里的夜是多么美好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