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龙脊 凤凰涅磐
2016-12-06 15:25:48 来源:桂林龙胜
龙脊镇位于龙胜县东南,素有龙胜“南大门”之称。镇政府所在地距桂林76公里,距县城12公里,距龙脊风景名胜区30公里,321国道南北贯穿集镇,是龙胜县南部的交通枢纽。
龙脊镇以龙脊梯田闻名于世。龙脊梯田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梯田耕作方式在龙胜已经形成。唐宋时期龙胜梯田得到大规模开发,明清时期基本达到现有规模。龙胜梯田距今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梯田原乡。
龙脊梯田更有不可比拟的规模美、和谐美、线条美、节律美和分形美,构建了世代相传的梯田农耕文明,是生态智慧的杰作,天地人和的典范,是名副其实的梯田王国。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
平安北壮梯田、龙脊古壮寨、金坑红瑶梯田三个景区,一南一北,如双壁辉映,分别构成北壮和红瑶两个文化空间,向世界展示着龙脊人天地人和的壮美情怀。此外还有金竹壮寨、黄洛瑶寨、金竹壮寨等绝美景点,而峡谷、瀑布等景观也同样引人入胜。
城镇化建设领风骚 旅游特色镇谱新篇
龙脊镇所在的集镇,位于 321 国道旁一个大山谷的半山腰上。2013 年以前,从龙胜各族自治县一个不起眼的小集镇,自被列为桂林首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以来,集镇的面积已扩大近一倍,房屋通过“穿衣戴帽”工程的优化改造,颜值大增,已变成民族特色明显、面貌焕颜一新、建筑鳞次节比的崭新集镇,在上级领导和县、镇领导的关心下,该镇以集镇为中心的民族游客集散中心,目前已初具规模。
为进一步发挥旅游带动效应,提升整个龙脊大景区旅游的接待功能和档次,龙胜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要将龙脊镇建设成“国际旅游特色小镇”的目标。县、镇两级党委、政府通过大力整合各方资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更新规划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型城镇化小镇,为将集镇建设成为景区旅游集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统筹城乡、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该镇将城镇建设当作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实施了绿化、亮化、管线下地、市场、防洪堤、污水处理、风貌改造及学校、卫生院设备更新升级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和商业步行街、民俗风情园、鼓楼、风雨桥、戏台等旅游设施建设。
在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中,龙脊镇出台系列惠民政策,实施了学校、卫生院、市场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鼓励民间资金参与投入城镇建设,建成了集鸡血玉交易、旅游产品和民族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御龙街,完成了商业步行街管线下地工程、线缆规范工程、护岸工程、亮化绿化美化工程。
龙脊镇在小镇建设过程中,坚持突出“三个特色”(民族特色、生态特色、民生特色),城镇品味彰显出了新魅力。该镇通过深入融合龙胜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主线,结合当地瑶族、壮族、汉族等本土民族建筑特色,共投入资金 1900 多万元,对鼓楼、戏台、风雨桥、杆栏吊脚楼立面修整等项目 5 个,进行整体面貌和风格进行修整和勾勒,使得民族风情更浓,民族特色更凸显。投入资金近 2000 万元,对集镇防河堤、污水处理、绿化美化、环卫工程等项目进行建设,使得水更绿、山更清、生态环境上了新台阶。投入资金 600 多万元,从教育卫生设施、电网改造、人饮消防、公共服务中心、休闲广场等便民利民硬件设施的提升,再到产业引导、创业培训、政策扶持等软件条件的覆盖,便民惠民富民的效果显著。
龙脊镇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一核心、“提高城镇化质量”这一关键、“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这一目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努力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多元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使龙脊集镇成为一个城镇功能齐全、产业发展后劲足、老百姓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城镇化建设领风骚 旅游特色镇谱新篇
在龙脊,扶贫和旅游是分不开的。龙脊实施旅游扶贫之前,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加上梯田陡峭,单块面积小,只能一直沿用最原始的耕作方式,各族同胞经济一直相对贫困。党的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和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政策,激活了龙脊镇的山山水水,激活了各族同胞脱贫致富的理念,激活了这里原生态的民族生态旅游产业。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力度建设龙脊景区的基础设施,修建了 70 多公里的旅游公路,架设了高压输电线,完善了自来水系统,建起了平安、金坑大寨、龙脊古壮寨、黄洛瑶寨等 6 个各具民族特色的景点。
惊艳亮相的龙脊镇旅游特色小镇成为我市特色旅游小镇中最亮丽的明珠,作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划的 26 个特色旅游小镇之一,龙脊镇自 2013 年开始进行集镇风貌改造,并聘请知名专家按照国际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标准,结合民生建设,强化业态规划,突出产业支撑,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一座展现少数民族特色的美丽小镇呈现在世人面前。每逢节假日,小镇内人头攒动,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进行了集中展演,少数民族的土特产、工艺品和美食也集中展销,受到了游客们的热捧。
龙脊古老的山寨,从此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迎来了八方来客。当地党委、政府在发掘和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引导村民积极举办开耕节、梳秧节、晒衣节等民俗旅游节,大大提高了龙脊梯田的知名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让这个曾经静寂的大山沟沸腾起来,并促使天下龙脊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凤凰涅磐”。
如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村民的生活节节拔高,以前那种“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