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记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2017-02-06 14:41:05  来源:游桂林

初到莫斯科,阵阵冷风吹得只穿了件薄外套的我牙齿不停地打架。小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朋友说的果然没错“来俄罗斯,下雨就相当于过冬了。”坐了9个小时飞机,“腿都伸不直”的噩梦时光总算是结束了。从香港飞来莫斯科,巨大的温差让我觉得些许不习惯。


刚提着行李从机场出来,战斗民族就让我大吃一惊!God......这真的不是火车站么,跟我们的浦东、白云完全是两个画风好吧。说是欧洲比较勤俭节约吧,嗯,这很共产。



莫斯科

坐上大巴出机场,开始往莫斯科市区走。莫斯科“有幸”被评为世界三大堵城(莫斯科、伊斯坦布尔、里约热内卢)之首。在莫斯科,每位司机每年的堵车时间大约为127个小时,如果碰上中午也挺好,至少来个美美的午觉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当地时间晚上8点多了,天还是很亮的,在这儿感觉每天的时间都特别够用。


入夜了,路上的车辆行人渐渐开始少了起来,没有上海的华灯初上,也没有深圳的人来人往。1707.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1.44亿人的感觉或许就是这样吧。



查理金诺庄园

第二天一早,连续下了几天大雨的莫斯科天晴了(也许是谁昨天晚上把晴天娃娃挂出去了吧)。早上前往第一站——查理金诺庄园。当我们走到庄园门口时,这里的俄罗斯式的绿色已经把我们醉倒了。一碧如洗的天空与这一片俄罗斯绿相得益彰 。


查理金诺庄园,是莫斯科市区留存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家庄园。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叶卡捷琳娜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的女帝。她在任期间两次进行俄土战争,三次参与瓜分波兰,为俄国广袤的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外,她是骁勇善战的君主;于内,她是一代明君。在执政期间她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执政思想,因此她的政权受到国民的维护。


查理金诺庄园中的俄罗斯不是血性刚强,而是柔美翩翩。在其中游走,人们会被绿色陶醉,会忘记这里也曾经被战火包围。



红场

与查理金诺庄园完全不同的风景就出现在距其几个街区之外。红场,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广场,高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莫斯科的主要街道均是由红场而发端至四面八方的,因此红场被认为是莫斯科的中央广场。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


走几步,来到了卫国战争无名英雄纪念碑。火焰两旁的俄国卫兵庄严地伫立在那里,守卫着曾经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德国人侵略的千万红军的英魂。在二战中,平均每一个苏联家庭都有人伤亡,苏联战场的牺牲之大是二战中任何一个战场都不能比的。


纪念碑前永不熄灭的革命之火


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碑


普京的办公楼也在这里哟,而且今天还升起了总统旗(俄罗斯总统在办公室办公时,办公楼顶端会升起一面带“双头鹰”国徽的俄罗斯国旗),普京总统的办公室就在总统旗正下方二楼的那个房间里。


走出红场,好像已经快当地时间7点半了吧,天空还是依旧那么醉人。



弗拉基米尔小镇


大早上起来一掀开窗帘,早上5点钟的莫斯科已经晨光微熹了(确实是因为时差,导致头两天早上5点钟就元气满满了)。


不会修图也没带ipad,所以车上的几个小时几乎都是睡觉度过,一睁眼打开谷歌地图,原来我们已经到弗拉基米尔了。


郊外的云也是很有层次感的呢。


主要参观的是一个修道院,俄罗斯的修道院很有趣,不光有修女,还有修男,眼前的修道院就是一个以修男为主的修道院。其实修男对我倒不是很有吸引力,修道院旁卖格瓦斯的店家倒是更能提起我的兴趣(星状眼)。


穿过一条小隧道,就是修道院的大花园了,除了我们基本都是虔诚的教徒。


接下来就po几张教堂的外景吧,很童话,很欧洲。




苏兹达尔小镇


睁眼看看表,好吧,又才5点半。透过窗帘可以看出今天的太阳很是勤劳,强光已经照进了房间里。


酒店门口的一块开阔地,青草和松树上结着薄薄的一层霜,地上有些积水,想来是昨晚下了会儿雨。天空像被雨水洗净了一般,一碧如洗。



走过镇中心的列宁大街,就到了一片类似于小农庄的地方。小湖微波荡漾,和天上层次分明的云朵交相辉映。如童话故事中城堡一般的“洋葱头”教堂,为这一幅田园风光打上了俄罗斯的烙印。低矮的茅草房一点也没有违和感,它们是那么干净、错落有致,成为了一片不可缺少的“绿叶”。


俄罗斯的标示牌实在是颜值太高了。


如镜一般的湖面上还有几只正在吃早餐的鸭子,它们也要来争一争这画中的主角呢。


过了小木桥,有一位大爷在田地旁拉着手风琴,有些跑调地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已经脱漆了的手风琴和掉色的草帽想必伴随大爷从青葱少年走到暮年黄昏。手腕上戴着的是一块苏式腕表,从苏维埃到俄罗斯联邦,大爷身上尽是酸甜苦辣。



独栋的小木楼仿佛镶嵌在草地上的一块琥珀,这幅画的名字叫《俄罗斯风情展》。


走过这条巷子就进到小镇的中心了,人不多,看得出来大多数都是到这里的观光客。



圣彼得堡

飞机大概晚点了20分钟,却提前了20分钟到达了圣彼得堡(俄罗斯的机师是真猛)。


贯穿整个城市的涅瓦河,“东方威尼斯”果然名副其实。


正对着涅瓦河的,是彼得大帝的雕像,君临天下般俯视着涅瓦河,毕竟这是他打下的江山,圣彼得堡也正因为彼得大帝,才从一个小渔村脱胎换骨成现在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




涅瓦河

前四天艳阳高照的俄罗斯,今天下起了小雨。圣彼得堡处于俄罗斯的北部,所以比莫斯科还要低个几度,再加上淅淅沥沥的雨滴,让我一出门就打了个颤。不巧的是今天早上正好赶上游涅瓦河,晴天游涅瓦河是最好的,但是没办法,也许烟雨朦胧的涅瓦河有另外一番景象呢?


涅瓦河畔

游船驶离码头,如果不是周遭典型的西欧建筑我还以为在游两江四湖。烟雨朦胧的涅瓦河真的跟漓江如出一辙。水面上薄薄一层雾让河水向天空的渐变显得不是那么突兀。





夏宫

夏宫以凯萨琳宫为主,凯萨琳宫是伊丽莎白一世主持建造,以其雍容华贵的巴洛克风格建筑闻名于世界。


这正是游览凯萨琳外宫的好时候。


往外宫的深处走,就好像进入了Minecraft的世界观中一样,树都被修剪成了方块状,强迫症和处女座看了以后肯定是一本满足。


夏宫的另一个分宫连接着波罗的海,海的对面就是芬兰。



诺夫哥罗德小镇

又是4、5个小时的车程,进入了诺夫哥罗德小镇,刚到时已是傍晚,把行李放回酒店后又耐不住性子地上街转了转。


不看侧面橱窗的电影海报,我还真没看出来这居然是家电影院。


第二天早上也是闲来无事,便起了个早,到周围晃悠晃悠。欣赏建筑还是要趁天高云淡时看个够。


从桥上走过时看到的一艘不知道还能不能航行的老船。没有两岸的景物作为分割线,还真弄不清哪边是天空,哪边是河流。


高耸的城墙告诉了我这可能是一座要塞。



俄罗斯并不太注重旅游业,偌大的俄罗斯只有圣彼得堡一个旅游城市。但正因为她还未被开发,让我领略到了她未被修饰的美。


俄罗斯人豪放,喝伏特加论斤来喝;俄罗斯人高冷,司机师傅既不会赔笑脸也不会帮你拎行李;俄罗斯人有信仰,每一个车牌上的俄罗斯三色旗和随处可见的东正教教堂早已融入进他们的生活。


都说俄罗斯是战斗民族,可她在和平年代,展现给世人的是她不战斗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