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巷名人“中国戏剧先驱”田汉先生
2015-03-05 09:47:09 来源:桂林东西巷
田汉,字寿昌(1898年3月19日――1968年12月10日),湖南人。毕业长沙师范,后留学日本。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武汉周恩来的军委政治部任第三厅艺术处处长。武汉沦陷,回湖南老家闲住。
1940年,田汉应杜宣邀请,到桂林任杜宣和欧阳予倩合办的大型戏剧杂志《戏剧春秋》主编;并指导新中国剧社的工作。于是田汉与妻子安娥(诗人)带领全家老小来桂林。杜宣把田汉的家属安排在对河福隆园定居,为了工作与联系方便,在西巷剧团宿舍留了一间小木板房给他住。田汉深知新中国剧社是直接受桂林八办领导的进步团体,他特别尽心尽力地支持他们和帮助他们。
在桂林期间,田汉与欧阳予倩、柳亚子、洪深 、熊佛西、夏衍、茅盾、朱荫龙等人,过从甚密,经常切磋文艺、探讨国事。他除编“戏剧春秋”之外,还积极地参加和领导桂林的文艺、戏剧工作。为了发展进步的戏剧事业,他对在桂林的各个团队总是竭尽全力地支持和帮助。比如新中国剧社经济拮据,经常断炊,田汉不惜变卖自己的财物或稿费支援他们,使该社得以生存和发展。
田汉在桂林先后写了“黄金时代”、“秋声赋”和“香港,再会吧!”(夏衍、洪深、田汉三人合作,由田汉执笔),作品一出版在全市引起强烈的反响,被抢售一空。“秋声赋”一剧由新中国剧社在桂林国民大戏院演出,场场暴满。受到各界人士一致好评。报纸只要有赞拍“秋声赋”的文章,也被抢售一空,群众对田汉的厚爱可见一般。真是爱屋及乌!
记得有一次,田汉在戏剧公会作题为“戏剧与人生”的学术报告,桂林各个剧种的演员都去了,桂剧演员有小金凤、小飞燕、天辣椒、七步红,京剧演员有金素秋、金素琴、周端华;话剧演员有石联星、朱琳等,田汉在报告中强调:一切艺术戏剧,要面对现实,要对民众负责,要对国家负责,要服务民众,服务社会。那些风花雪月戏剧作品,只能供人们娱乐,不能教育民众和鼓舞民众,更不利于抗战……。大家一听,顿时眼明心亮,明白了戏剧艺术为祖国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的道理。于是接受剧本时,就有所选择,绝不和稀泥了。弄得戏剧界一些老板是坐立不安,焦头烂额。
1942年田汉的“香港,再会吧!”在新华电影院只演了一场就被国民党当局禁演了。后来得到白维义先生的帮助,改名“风雨归舟”才得和群众见面。一连十多天,场场暴满。叫好声不绝,戏中女主角冯海沦顿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
接着1944年田汉又和欧阳予倩、熊佛西等人组织西南剧展,它是由三十多个团队,上千人演出大型戏剧活动,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的。田汉对中国戏剧的发展贡献是卓越的、巨大的,不愧是中国伟大的戏剧先驱,卓越的领导者,想不到他在文化大会中竟死在无知之辈的手里,真让人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