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湖上逍遥游,消得人间万年愁。
2015-08-20 17:17:29 来源:桂林天天游
第一次听到“逍遥湖”这个名字,就开始向往起来。因为想到战国著名思想家庄子的名篇“逍遥游”,庄子提倡“至人无己”,超脱自我,摆脱一切精神束缚。“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 景区大门 】
逍遥湖位于桂林市灵川县境内的上茯荔村,是个新开发不久的4A景区,知道的人不多。秋冬季节有幸成第一批游客前往探游。一路登高,沿途溪流淙淙,飞瀑流泉,密林环绕,枫叶红艳。
【 漫步林中栈道 】
【 红枫掩映 】
走到山上最高处,就能看到传说中的逍遥湖,它原来是个高山湖泊!湖水清澈宁静,那种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时值初冬季节,湖畔山林依然长得很丰茂,绿树丛里几株红色的枫树、黄色的银杏,一片缤纷色彩。
关于逍遥湖的来由,我询问一位上茯荔村老人,他说“逍遥湖”这个名字自有茯荔村以来几百年就叫到现在,此湖天然形成,据说这里曾有仙人降临,茯荔村从此兴盛起来。但这只是一个传说,无可查证。
【 逍遥楼 】
逍遥湖畔的逍遥楼是景区一道重要文化景观,可以探寻到其确切的历史渊源。最早始建于唐代初期的逍遥楼,当年立在如今桂林市解放东路解放桥头附近。唐武德四年(621年),桂州大总管李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起桂州“子城”后,逍遥楼就座落在子城的城墙上。她曾一度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她在漓江边经历了风风雨雨,几经毁灭和重建,最终却难逃命运不羁,埋于历史的长河中。“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唐景云二年(711年),唐代著名宫体诗人宋之问因介入朝廷政治斗争被流放桂州(今桂林)。他登上漓江边宏伟的逍遥楼,眺望山川,无限感慨,书写下远在异乡的愁苦情怀。
今日,逍遥楼按当年的模样重建于优美秀丽的逍遥湖畔重放光彩,配以古园林建筑、石刻诗词文章、历史名人趣事、坊间古风名俗,再现了底蕴深厚的桂林历史文化,可见设计者非同寻常的眼光。
【 林中逍遥 】
逍遥湖上逍遥游,消得人间万年愁。被世俗羁绊的人们谁不渴望一场逍遥游?
逍遥湖位于桂林市灵川县的上茯荔村,在大圩古镇过去约五公里,近古东瀑布,距离市区二十多公里,于2014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
如何前往:
乘车:桂林汽车站坐古东冠岩专线车,到上茯荔村路口下车,根据指示牌方向再走2公里可以抵达景区门口。
自驾:从桂磨大道拐入大圩古镇,到了大圩路口往前约2公里有古东景区指示牌右拐,过了磨盘山码头路段一小会,就到上茯荔村路口,有逍遥湖的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