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家美食“狗舌粑”你吃过吗
2016-02-15 09:36:11 来源:广西美食
狗舌粑,并不是真的狗舌,所以爱狗人士不要激动。在桂林,狗舌粑应该是中元节最具代表的食物之一。俗话有“七月半,鬼敲门”。然而狗血能辟邪在民间以及许多港式鬼神片里都有描述,故小编认为狗舌粑应该是以“辟邪驱鬼”的原因命名。
在桂林阳朔、桂林瑶乡平乐,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主要食品之一就是“狗舌粑”,其形状扁平而长有如狗舌而得名。
狗舌粑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黄片糖、芝麻、花生等。做时,先把糯米碾成细粉,然后和糖揉搓成团。
颜色变成浅巧克力色,再一个个加入馅料做成狗舌样,最后用竹叶包好,放在蒸笼里蒸熟即可食用。
“狗舌粑”吃起来,不仅柔软爽口,而且特别香甜,别具风味。据了解,“狗舌粑”作为瑶家的传统美食。
现在已经成为了民间独具特色的小吃,已从乡村走进城镇,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风味食品。
”狗舌粑”通常是用竹叶进行包裹,这样蒸出的粑粑带有竹叶的香味,味道很是特别。一般早饭过后,勤劳的人们都会到山林中采摘新鲜的竹叶。
把洗干净的“狗舌粑”外衣准备好后,粑粑的馅也得集齐,花生、芝麻、黄糖等作料一点都不能少。
待糖浆煮好,便可以与糯米粉混合,揉搓成团。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将磨好的糯米粉加入黄糖揉搓好,便准备可以开包啦!
将香甜可口的馅料包入糯米团中,这一步可按照家人的喜好进行调味。
接着,将一个个带馅的狗舌头模样的糍粑团,裹上一层油亮的花生油。“别看我丑,其实我香甜可口”。把做好的“狗舌”用两三片竹叶将其温柔地包好。
在瑶乡,每逢春节全家都会出动围在一起制作这可口的美食。待我穿好“嫁衣”,准备入锅啦!
开始生火,蒸粑粑咯!即将入锅的“狗舌粑”,烹蒸时间大约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