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油茶的文化内涵
2016-05-24 16:29:03 来源:灌阳好兄弟
灌阳县地处桂北山区,东边是都宠岭山脉,西边是海洋山脉,两条山脉中间夹着一条秀丽的灌江,灌江水源浇灌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这里土地肥沃,高山密林长满了大片大片的茶树。这茶既没有铁观音的名贵,也没有龙井一般历史悠长。就这普普通通的茶叶,加上几块生姜和少许猪油,竟形成了灌阳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几百年来,早已深深融入灌阳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生活,融入了灌阳人的灵魂。
一、灌阳油茶的起源
灌阳有名的特产很多,有雪梨、红枣、禾花鱼、雪萝卜等,但另外一种小吃灌阳油茶,却不为很多人所知。一提到茶,很自然就让我们想到茶庄小坐的悠闲,想到听琴品茶的飘逸。然而灌阳油茶给我们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吃饱喝足的享受。灌阳油茶的起源已经很难说清楚了。据说在清代就被乾隆皇帝誉称为爽神汤。另外的说法与灌阳的地理位置有关,灌阳地处桂北山区,山高林密,云缠雾绕,山里的瘴气湿气很重,早期的瑶民大多住在深山密林里,为了驱寒除邪,就发明了这样一种以茶叶和姜为主料的饮料。
二、灌阳油茶的几种做法
灌阳油茶其实可以算作为一个总的称呼,它以油茶为主,又可以分几个细的做法:油茶、香菇茶、糖茶、开口茶、焦米茶。
油茶的做法:灌阳以县城所在地城关镇为界,分为上灌阳和下灌阳吗,其油茶也因此为分为两大派系。
下灌阳的油茶,其实不叫油茶,应该是叫姜茶或荽油茶。制作过程较简单:一块生姜,一把茶叶,大多人喜欢用荽油籽和茶叶一起煮茶。煮茶时先将生姜打碎,与茶叶和荽油籽一起放入锅中炒香,把水煮沸加盐,再辅以糖果、饼干、糍粑等一些小甜点,就可以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边聊边喝了。
上灌阳的油茶也叫炒米茶,顾名思义炒米茶就是以炒米为主要配料了。打油茶所需要的配料有:茶叶、花生、葱花、酸辣椒、绿豆、米粉或面条、猪肉等。
三、灌阳油茶与恭城油茶的区别
在桂林市范围内,有很多个县都有打油茶的习惯。在桂林市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油茶类中,就包括了灌阳油茶、恭城油茶、平乐船家油茶和五排油茶,但数灌阳油茶和恭城油茶最为普及。
(灌阳油茶)
灌阳又由于与恭城相邻,因此两地油茶做法很相近,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灌阳油茶在外地的名气虽赶不上恭城油茶,但灌阳油茶的油!字比恭城油茶来得更地道一些。恭城油茶虽然叫油茶,但在煮茶时放的油并不多,因而在香味上要比灌阳油茶稍逊一筹。而且在吃法上也不尽相同,恭城油茶的特点是配菜多,如炒腊肉、炒水晶粑、蒸红薯芋头等。至于花生、炒米花、麻蛋果等配料却是让客人自己去放, 喜欢哪样放哪样,喜欢多少放多少。灌阳油茶则喜欢多放油,喜欢把配料放在茶锅里一起煮,几乎所有的肉类和蔬菜都可以放进茶锅煮,因而茶味更香、茶汁更浓,而且配料基本上每个人都放一样多。
(恭城油茶)
三、灌阳油茶的礼仪
如果是贵客来临,第一碗茶是要煮甜的,每个客人的喝茶的小碗里面还在放进两个煮熟的剥了壳的土鸡蛋,以表示主人对贵客的热情接待。如果是平时自己做油茶,这道茶一般是不做的。在灌阳,如果哪家人请喝油茶,你千万不要客气,有人请你喝油茶,表面的推辞是要的,但是你不能坚决拒绝,否则,主人以为你嫌弃他呢!其实你也无法拒绝那香味扑鼻的油茶。如果是贵客,连第一碗甜茶算在内是要喝够六小碗的。真正的油茶要喝够五碗,喝到第四碗油茶的时候,主人要给每个客人的茶碗里放肉--一种炖得很烂的五花肉,肥而不腻,客人在喝完这一碗茶后,就要向主人辞杯,意思是说吃饱了,不能再吃了,女主人会热情洋溢地招呼你再喝一碗,于是你要坚持喝完第五碗。喝完第五碗后,你再辞杯,女人便不再做下去了。好像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礼节吧!如果还没有吃够五碗油茶,你已经很饱了,不能再吃下去了,你可以跟主人说明自己不行,吃不下了。但是主人以为你是太过分的客气了,会劝你再喝下去的,这时候,你就把筷子横着架在茶碗上,以示自己不是因为客气,确实是不能再喝了,主人便不会强行要你再喝的了!油茶里的酸辣椒是用来做配料调味的,也是放在碗配色好看的,不一定要吃掉,你如果不小心吃了,会把你辣得面红耳赤,而主人以为你喜欢吃还会再加给你的,你如果吃掉了,主人还会再加给你的,所以,这个酸辣椒放进茶碗里,你可以一直留着不吃,主人不会苦劝你吃的!
喝着灌阳的油茶,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那褐色的茶水,微黄的炒米,翠绿的葱花,红色的酸辣椒,三五粒作点辍用的花生,还有那香气袭人的味道,可谓色香味俱全。一边吃着油茶,一边聊着家长里短,或是奇闻异事,真的是赏心乐事,是人生一大快乐无比的休闲娱乐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快活人生。
四、灌阳油茶的文化内涵
灌阳的油茶不仅是一种饮料,它还是一种饮食文化。因为长久以来,人们的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无论是招待亲朋好友,还是陌路行人。无论是红白喜事,或是家常小聚,它都是重要的待客之道。在灌阳油茶里,早已留下了灌阳人精神思想的深深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