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清明时节的几道土菜
2015-03-31 11:16:55 来源:游桂林
今年的清明节可以进入倒计时了,根据报道今年清明节放假三天,4月4日、5日、6日,假期落实了,那扫墓时,走在青翠的乡野,你或许能发现一些让你馋意陡升的美味。
第一弹:艾叶粑粑
清明时节,桂林自古就有吃艾叶粑粑的风俗习惯。用新鲜的艾草汁揉入米粉,捏成团,包裹着砂糖、芝麻等馅料,用模子印出一个个饼状,蒸出来糯糯的,有独有的艾叶的清新,吃起来甜而不腻。桂林的孩纸,尝到春天的味道了没?
第二弹:春笋炒腊肉
古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又有词语说“雨后春笋”,清明时节吃些春笋可谓正当时。中医认为,春笋味甘、微寒,归胃、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滋阴和胃、利尿通便等功效。春笋的吃法很多,素有“荤素百搭”的盛誉,如桂林本地流行的春笋炒腊肉,就格外鲜美!
第三弹:藠头炒油渣
清明雨后,是藠头抽根吐芽的绝好时候,这个时候的藠头葳蕤壮硕,青嫩欲滴。藠头,在桂林各乡间各山间地头都大量生长,挖藠头的时候要注意连根一起拔出,洗净之后,炒腊肉或者油炸都是不错的选择,藠头可以吸收肉的油脂,吃起来还有特殊的香味,尤其是桂北一带流行的藠头炒油渣,令人食欲大振!
第四弹:毛蛋酸辣椒
毛蛋也叫“寡蛋”“屈头蛋”,是孵化不成功的鸡蛋,一般蛋内小鸡成型的叫屈头蛋,是桂林的黑暗料理之一。民间传说,毛蛋特别滋补,营养价值丰富,尤其是带着小鸡的屈头蛋,虽然科学上没有准确的证据证明毛蛋有特别的营养价值,但毛蛋的味道却深得大众的喜爱,那种淡淡的“臭味”是老桂林追求一生的美味。毛蛋或蒸,或油炸爆炒,风味可谓各有千秋。
第五弹:炒清明螺
古谚说:清明螺蛳端午虾,重阳时节吃爬爬(蟹)。螺蛳一年四季都有,但只有清明时节的螺蛳最肥美,天再热点就有蚂蝗了。一年一回,要吃得童鞋抓紧了!吃螺蛳不用任何辅助工具,只靠嗦的童鞋请务必举手!接受膜拜!
第六弹:香椿炒鸡蛋
清明雨水充沛,椿树也迎来一年之中最鲜嫩的时候。椿树芽和鸡蛋是一对好基友,嫩黄的椿树芽和鸡蛋相得益彰,混在一起既有椿芽的清香,又有蛋黄独特的香气,吃起来口感也是清新淡雅,满口含香。
第七弹:清炒荠菜
陌上柔桑破嫩芽,春在溪头荠菜花。桂林荠菜的分布很广,由于荠菜强大的生命力,基本上有植被的地方都有荠菜的身影。荠菜和蒲公英很像,很多人把两者搞混(当然蒲公英也可以食用)。荠菜一般清炒,再淋上芝麻油或者其他香油,夹上一片,仿佛把整个春天都含在了嘴里。这里小编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
象这种由上向下抹的,是蒲公英
象这种由下向上抹的,是荠菜
这个绝对是蒲公英
第八弹:蕨菜炒腊肉
清明谷雨间,野生蕨正鲜。上山扫墓的之际,草丛里,灌木间,都有野蕨的身影,嫩嫩的,随手摘起一把就是一道纯天然无公害的乡间美食,尤其是腊肉炒野蕨,清脆的口感、野蕨的滑嫩,加上腊肉特别的香味,感觉整个人都要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