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地道桂林人教你喝油茶

2015-04-23 16:20:43  来源:舌尖上的桂林

三月三一定要吃点少数民族的特色小吃才算过节,桂林最不缺的少数民族小吃就是油茶。经过近二十年的普及,油茶几乎成了桂林城市居民的日常吃食,喝油茶的桂林人渐渐少有了特色的意识。


可是这不等于桂林人就不挑吃油茶的地方了,留一口算是油茶店逛得多的,却也有错过的时候。年初的时候,有老家恭城的朋友知道我爱喝油茶,特地带我山路十八弯绕了个头晕转向找到一家号称最地道的油茶店(其实是走了远路,过了观漪桥,左转直走,过农业局左转就到了)。


这一遭油茶之旅让我印象深刻,前有桂湖作伴,后有骝马山摩崖石刻做衬,地可是够人文的。而店家尝过之后,纯粹的味道当真征服了我挑剔的舌头,于是我成了这里的常客。


店门口也没招牌,但是陆陆续续总有人进店出店,服务员都没消停过。店内的吃食都摆在门口,客人探头一望就尽收眼底。因为客人多,店家忙碌得很,所以上了炒米、葱花和茶碗后,其他服务都得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里的油茶醇厚,姜味极重。据说这便是道地的恭城油茶,喝完回甘味长,口舌生津,回味无穷。为了熬好茶汁,店里一位大婶时刻守在熬茶的炉子旁,不是打茶叶就是搅拌茶汁,使油茶的味道保持在最好的状态。熬好一壶,煨在一旁的瓮里,再继续打下一锅茶水。


店里的小吃不见更多特别的,船上糕、(蒜蓉糕)艾叶粑、煎饺子、炒粉、炒米豆腐……没有一款是只此一家,但口味却是别店无求。



今次因为单独行动,只要了大肚粑、船上糕和煎饺子。其他两样不说,大肚粑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小吃,圆圆白白的糯米团子里随做的人喜好,填满各种小菜。菜填得满,略微带咸味的糯米一同入口,各种滋味充满口腔很有饱足的幸福感。

其实这家深藏小巷里的店很有些名气,不只附近的人常去。也有资深吃客专程跑去深巷里一饱口福,我倒是孤陋寡闻与它相见恨晚。且不知,是否还有和我一样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