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喝油茶的最高境界
2015-06-18 09:58:52 来源:桂林生活网
不好意思,关于《桂林晚报》的百岁老人系列报道,我还有话要说。是这样的,在这些长寿老人中间,我不小心又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部分老人都有长年喝油茶的习惯。
第一次听说有油茶这个东西,还是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和兄长去龙胜玩,路过一些寨子时,兄长除了描绘山上的少数民族姑娘长得漂亮身材好之外,还特别指出一点,说他们每天都是要打油茶喝的。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湖南老家,逢年过节待客时,条件好的人家有时也会奉上一杯内容复杂的茶水,有嫩绿的茶叶,有糖有盐有姜有葱花,还有炸香的黑豆和米花,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这可能是我记忆中最奢侈的饮品了。但兄长说此茶非彼茶,不是一回事,因此,那次去龙胜,除了对山上的少数名族姑娘有了些许念想之外,还就此对油茶也有了些憧憬。
后来兄长去恭城工作,而我那段时间也经常从广东开车回桂林,因此必定是要在恭城歇歇脚,住一晚上的,到了这时,我才算是正儿八经地尝到了油茶的味道。至于山上的少数民族姑娘,见倒是见过不少,至今为止,却是连个小手都没牵过,不能不说,这是我和山地民族沟通过程中的一个遗憾。
我一直认为,油茶是个好东西,是老天送给桂林人民的一份厚礼,尤其是那些常年住在山上的少数民族桂林人,油茶基本上就像护身符一样,保他们延年益寿,百病不侵。有个瑶族的汉子更是告诉我说,每天早上,要是不喝碗油茶,就浑身不给力,几乎都没心思出门干活。这里面的医理我不懂,但是想一想油茶里面的主料,茶叶、姜、葱、蒜,大概也就知道这些个好东西凑在一堆,对身体的正面作用绝对差不到哪去。我当时就有点好奇,你说这哥们,新婚之夜入洞房前,是否也要喝碗油茶以壮行色呢?
但我最初喜欢喝油茶,却不是因为油茶的原味,而是以油茶为锅底所配置的猪肉和下水。店家天没亮就从杀猪佬那里选来的猪肝粉肠,点点清甜,块块粉嫩,五花肉也纹理清晰,片片饱满,一口咬下去肉汁四射,瞬间铺满味蕾,肉香萦绕在口鼻间,竟是久久不忍散去。兄长说,肉食多了肥腻,油茶正好可以去腻消食,我想一想,觉得也是这个理,于是筷子就下得更勤了。对于一向以肉食动物自诩的杨二来说,当年在恭城吃早餐喝油茶实在解瘾,以至于还一度成为了杨二离开恭城后在其他任何餐桌上都要用来炫耀一番的谈资。
只是,这瘾过得狠倒是狠,但你真要问我油茶的妙处,我却满腹心思只在肉上,那姜葱蒜和茶叶汁融作一处后的味道,我竟然脑袋空白,完全答不上来,席终人散后,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后来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数年前,应朋友之请,我曾经收过一个小姑娘,教她弹古琴——在朋友的工作室里为我打了一次油茶。小姑娘是恭城最边上的深山里出来的瑶女,我没亲眼见过别人打油茶,但小姑娘的出身让我相信,她的油茶必定是很地道的了。小姑娘是知道我习惯的,所以,她准备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肉食,但那油茶出来,却是一点荤腥都没沾的。也不知怎么回事,可能是宿醉,又或者是伤了脾胃,那一天我对肉食毫无兴趣,翻来覆去只在那油茶上面动手脚,平时不沾的米花和花生,我放进去了,一贯鄙视的船上糕和糍粑以及艾叶粑,我也伸手了。五大碗热滚滚的油茶下肚后,我大汗淋漓,禁不住大呼痛快。
后来我找小姑娘借了条毛巾,细细拭去身上的汗迹后,换上了朋友的T恤。那时是夏天,有些蚊虫滋扰,我又让小姑娘点了盘蚊香,这一番动作下来,虽属凑合,俨然也有了些沐浴焚香更衣的感觉。然后我坐在琴桌前,开始弹《平沙落雁》。
过往弹这曲子,我总难以入境,觉得自己手中全是一群拼了老命在扑腾的大雁,这天不同,一坐下就有了些不一样的感觉,身心空灵,手下也变得轻松写意起来,几下轻抚,那回环顾盼、空际盘旋、绕洲三匝的意境已经是若隐若现。
小姑娘后来说,她认为杨老师弹《平沙落雁》最好听的就是那一次,我想,应该就是了,我甚至还清楚地记得,我的胸臆间,是风静沙平,云程万里,那唇齿鼻端,却满满的都是恭城油茶那既素雅又浓烈的油香,浑不知肉为何物。
我后来好像再也没喝过这么有感觉的油茶了。